首页

女王之家官网

时间:2025-05-26 02:45:16 作者:四部门联合印发指导意见 推动高效办成企业迁移登记“一件事” 浏览量:49538

  中新网北京4月23日电 (记者 高凯)第十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电影投融资论坛日前举办。与会业内专家与嘉宾围绕“电影投融资的突破与跨越”这一主题,聚焦电影高质量发展展开深度探讨。

  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北京广播电视台党组书记、台长,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副主席余俊生在致辞中指出,电影投融资业务处于电影产业链的上游,是电影项目开发和市场拓展的源头之水、关键所在,决定着产业资源配置效率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水平。

  中国电影基金会理事长、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张丕民在致辞中指出,建设电影强国,还需要在法律体系和财务体系两个方面加大力度,“财务体系决定了投资者的信心,如何建立一个公开、透明、公正良好循环的投融资体系,是我们在新征程上要解决的新课题。”

  圆桌论坛环节,长期与青年电影人打交道的坏猴子影业CEO,上狮文化CEO王易冰指出,电影产品的非标准化、非可度量化是导致很多青年导演融资难的原因所在。他表示,帮助青年电影人获得投资人的信任是最重要的,同时也要帮助投资人管理项目的生产标准,不能让缺钱成为创作的最大遗憾。

  作为电影导演,张末从创作者的切身感受出发,提出“电影投融资的需求是资金,痛点是时间”。在她看来,市面上流动的剧本并不少,但成片的项目却屈指可数,“资金紧缺导致的直接问题是创作周期的大大短缩,使得优秀创作大打折扣,从而影响电影制作业态健康的良性循环。”

  华人文化副总裁、华人影业总裁、东方梦工厂总裁应旭珺当日谈及合拍片的大有可为,“传统的合拍片是与国外公司合作,制作具有国际化元素、具备可全球化传播内容的英语大片,其回收方式更加多样,风险性更低,稳定性和确定性更高。”针对如何在对外合作中吸引国际投资,应旭珺指出,好莱坞的核心关注点在于:市场到底有多大?合作团队实力有多强?可系列开发性有多少?而国内企业在寻求国际合作时可以重点关注和突破这几点。

第十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电影投融资论坛于日前举办。电影投融资论坛供图

  每年的电影投融资论坛上,《中国电影投融资发展报告》的发布和解读都备受行业关注,活动现场,聚影汇创始人、报告主编朱玉卿带来了最新趋势解读。“2023年中国电影投融资市场呈现出六大特点和趋势:整体行业市场快速回暖,行业产能迅速拉升;资本市场小幅承压,影视板块反向增长;复苏信号传导延宕,私募融资略显滞后;内容创作重回主流,企业融资回归理性;投资机构继续试水,资本合作意愿加强;银企合作日历稳定,担保条件逐渐放宽”。他认为,当前文旅融合是电影吸引投资的重要方面,电影要主动与更多行业和业态融合,在文化强国建设中担当重任。

  现场,报告的主要参与方共同发布了《中国电影投融资发展报告(2023)》,并同步启动了《中国电影投融资发展报告(2024)》的编撰工作。

  据悉,北京国际电影节的投融资论坛始于2019年,本次论坛由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主办,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保利影业投资有限公司等联合主办。(完)

【编辑:李岩】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龙年首“虎” 江西省政协原副主席胡强被查

小柯在17岁时开始接触医美,高三时做过双眼皮手术、玻尿酸注射等项目。“当时考试考得好,我妈问我有什么愿望,我说我想剌双眼皮,后来爸妈共同出钱,我就去做了。”面对“为什么”的问题,小柯很坦然:“我从初中开始就贴双眼皮贴,每天都要贴,觉得双眼皮好看……当时觉得自己不够漂亮,不自信。”现在小柯已经24岁,随着自信心的增长和对医美项目认知的提升,她不再频繁动刀。

习近平继续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九次峰会

9月以来,包括海通证券、华创证券、中信建投等在内的多家券商发布了“谷子经济”相关概念研报,热议这一新消费市场。与之伴随的是相关概念股票的大涨,成为市场震荡过程中的一大亮点。

山东省政协原副主席孙述涛受贿案一审开庭

4月12日电 据东风公司纪委、湖北省咸宁市纪委监委消息,东风公司中国东风汽车工业进出口有限公司监事潘家年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东风公司纪委和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上海中心大厦建筑寿命只有50年?上海官方辟谣

哈尔滨7月18日电 (记者 刘锡菊)“你好,我们再点一份小份的锅包里脊。”18日,在哈尔滨市香坊万达广场3层,来自云南的游客王帅和家人正在饭店就餐。记者在该店内的菜单上看到,熏肉、酱牛肉、老汤肘子、锅包里脊等热门菜品都标注有“小份菜”。

习近平出席“金砖+”领导人对话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10时许,戚继光舰缓缓停靠贾姆鲁德码头。印尼海军官兵代表,中国驻印尼使领馆工作人员、中资企业和华侨华人代表等出席欢迎仪式。

相关资讯
新闻调查丨全球客商汇聚 这个“大舞台”充满机遇和希望

(一)围绕重点民生领域和特定群体权益保护,依法护航民生民利。2022年最高检部署开展“全面深化行政检察监督依法护航民生民利”专项活动,2023年又延长一年并持续巩固深化,聚焦就业、教育、社保等重点民生领域,以及妇女、老年人、残疾人、农民工等特定群体权益保护,全国检察机关共办理涉民生民利行政检察监督案件6.9万余件。最高检与全国妇联联合发布维护农村妇女涉土地合法权益典型案例6件,更好维护妇女合法权益;与民政部、中国残联联合发布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典型案例5件,助力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以“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为主题发布典型案例7件。自2021年11月最高检联合最高法、公安部、民政部印发《关于妥善处理以冒名顶替或者弄虚作假的方式办理婚姻登记问题的指导意见》实施以来,全国检察机关共办理相关领域案件2175件,督促撤销或更正登记2068个,与相关部门签订协作配合机制179个,有效维护了婚姻登记秩序和当事人合法权益。聚焦工程建设、餐饮服务等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多发领域,加大行政检察监督力度,2023年全国检察机关共办理相关行政检察案件1700余件,为农民工讨薪2.8亿余元。

热门资讯